白酒知识
据学者研究,我们中国白酒的起源是很久的,蒸馏酒在我国出现,要比西方国家早得多。而中国白酒的起源,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。对中国白酒历史的研究多从考古的角度进行论证。
明朝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“烧酒,非古法也,自元时始创。其法:用浓酒合糟,入甑蒸之,令气上,以器盛取滴露。凡酸坏之酒,皆可蒸烧。近时惟以糯米,或梗米,或黍,或秫,或大麦蒸熟,和曲酿中七日,以甑蒸取。其清如水,味极浓烈,盖酒露也。”李时珍是我国古代大医学家,他从医学的角度详尽地记载了烧酒酿造技术,因而,这一说法曾被国内外学者广泛接受。
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进展,这一说法逐渐被否定。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,一位研究中国白酒起源的专家就指出:宋时已有烧酒矣。其根据就是宋代诗人苏舜卿诗“苦无蒸酒可沾巾”这句诗词,认为诗中的蒸酒就是烧酒,并由此上推,认为在唐代就有烧酒。
袁翰青在《酿酒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》一文中指出:烧酒的种类是很多的,只需要有了蒸馏器就可以制造出来。他断定,中国的烧酒远在唐代以前就已经有了。因为,唐代诗人白居易在《荔枝楼对酒》诗中说:“荔枝新熟鸡冠色,烧酒初闻琥铂香。”;雍陶在《到蜀后记途中经历》一诗中说:“自到成都烧酒熟,不思自更入长安。”这些诗句都说明,在当时的四川忠州、成都等地都有了烧酒。
邢润川先生和吴运铎先生也指出:医学家李时珍在同一书中,一处说烧酒“元时始创其法”,一处又说:“唐朝时始得其法”,自相矛盾。并且认为医学家李时珍狭义地理解了烧酒的概念。其实,凡通过蒸馏所得的酒,都属于蒸馏酒的范畴。邢先生进一步认为,我国早在秦汉代,炼丹工艺已经使用蒸馏器了,在唐代,已经完全具备了出现蒸馏酒的物质技术条件。在上海博物馆中,珍藏着东汉时期的蒸馏器经过实际测量,可以蒸馏出26--20度的蒸馏酒,其时间肯定更早。由此看来,在我国汉代完全可能出现蒸馏酒。
蒸馏器是证明白酒生产历史的关键因素,因此,抓住蒸馏器这个牛鼻子,中国蒸馏酒的诞生年代就容易判断。研究发现,由西方发达国家传入我国的蒸馏器,多是带壶式冷凝器的蒸馏器或釜式蒸馏器,一般只有甑体而无甑篦,只能蒸馏液体物料。我国自产的蒸馏器多是带天锅式冷凝器的蒸馏器,即甑式蒸馏器,有甑篦、甑体,即可蒸馏液态物料,又可以蒸馏固态物料,既古老而又简单。
英国学者李约瑟先生曾指出:如果要问中国蒸馏技术的起源,在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了蒸煮食物的习惯。中国古代就有一种叫甑的炊具,底部有许多通蒸汽的的小孔,置于三足鼎那样的鬲上蒸煮。只要在网篦上放一个小杯,顶部再放一个冷凝碗,就马上可以成为一个中国式的蒸馏器。这种蒸馏器的构造非常古老,其历史竞可以追朔到如此久远的年代,因此,很难相信蒸馏设备是从外域传入的。有学者认为,对于中国古代的蒸馏酒,起码可以总结出以下两点:
其一,我国古代的原始蒸馏酒的酒精度不可能太高,仅仅浓烈一些而已,蒸馏取得的原酒无法燃烧。
其二,我国古代的原始蒸馏器构造中没有专门的导流装置,冷凝和冷却装置和甄体连为一体,设备简陋,比较容易普及。甑桶式蒸馏器,很适合于家庭作坊使用,适合于固态蒸馏,比液态蒸馏简单,具有商业化的推广价值。
中国蒸馏酒和中国白酒的起源不是同一个话题,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发现,对中国白酒和中国蒸馏酒的起源将会有更加明确的判断。